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例
发布日期:2024-07-03 10:55 来源:中国机关后勤 浏览次数: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转变政府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提升管理效能和运行保障能力,推动机关管理保障模式转型升级。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信息化工作全面展开,但距离形成具有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信息化建设格局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不断转变思维,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新发展。


主要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已建成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后勤服务等多个信息系统,在服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化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呈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信息化建设体系不够完善。局专线内网仍在建设完善中,机关事务综合服务平台正处于搭建调试阶段,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也正在建设,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的建成将促进数据的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


相关工作机制发挥作用不明显。为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相关工作,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和基础建设年等工作要求,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精细化的管理思维和相关制度建设仍有待完善。


项目进度慢于预期。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推送数据不准确的现象,项目进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难题,比如,已经研究过的信息化内容和已建部分是否与相应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进行对照;当项目落实进度放缓时是否出台后续的工作方案;项目在分阶段建设之后,是否对各阶段的建设质量以及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充分论证与检验。


数据精准度和利用率不高。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部门分别开发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但各信息系统上所产生的数据服务于各业务部门,数据储存在“孤岛”上,资源利用率不高。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所属单位之间存在数据管理和分类上是否标准统一、数据底数是否清晰明确等问题。


人力财力投入不足。缺乏一支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因受目前地方财政压缩项目经费预算和管理局参公单位性质影响,信息化专项资金仅能从财政申请拨付,且财政部门有可能会根据项目建设质量等原因压减相关专项资金。


原因分析


信息化建设规划存在不足。机关事务综合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初期,不同业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业务操作要求,实际工作中主要依靠各自的信息系统来开展工作。


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与具体环节之间的衔接尚显不足。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核心职能层、一般职能层、综合职能层三方通力合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总体规划与具体环节的衔接方面考虑不足,只有将外部需求与内部决策、总体规划与具体环节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满足新时代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要求。此外,安全防护架构考虑不足。数据安全是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不严格遵循信息安全的标准和流程,很容易出现安全风险。


服务意识尚待加强。积极调整优化自身职责,但如何做到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主、做好服务运行保障的前台角色还需加强努力。就服务保障职能而言,管理局现行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部分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信息化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也必然受到部门壁垒的影响。


信息化与标准化融合不够充分。平台及数据应用标准化程度不高。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标准化建设虽涵盖了信息化建设这个领域,也已经进入标准实施阶段,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加强。比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将平台及数据应用标准化成果应用到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流程、使过程固化下来,减少标准化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提高刚性约束。


缺乏业务系统管理标准。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要以标准为基础,健全机关事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出数字化解决路径和操作方法,制定涵盖各业务领域的数据标准及云数据接入管理规范,这些仍在进一步完善中。


对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不够。信息化建设需要匹配到位的资金、专业的人才以及保障性的政策等相关资源,哪一个环节跟不上,信息化建设都可能遇到瓶颈。


财政经费不足。正在推进相关业务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按照建设的轻重缓急程度,信息化经费还不足以全面支撑起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比较依赖第三方公司,但第三方公司对于机关事务管理的内部运行规律和管理需求了解不够深入。


配套政策跟进不及时。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应以系统应用思维、整体性思维进行资源、信息的整合、交互,这些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与之相匹配政策文件的指导和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依据、政策文件较少,离实现信息化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对策建议


完善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在现有的自治区智慧机关事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础上,站在机关事务“一张网”的高度,探索构建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架构,加强技术层面制度建设,具体包括数据标准规范建设、机关事务管理平台、机关事务服务应用平台、机关事务业务支撑平台、机关事务运行维护服务、数正云对接等。


筑牢信息安全底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做好设备管理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运用稳定及全面统一的安全架构,提升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能力。


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充分了解掌握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通过“一揽子服务”促进信息资源互联、共享,以提高服务效率为中心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注重干部职工的参与体验感。推行信息化建设既要实现各部门业务高度信息化,又要最大程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因此,需增强机关事务治理的协同性,使机关事务管理实现科学决策、主动服务。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机关事务信息化工作各要素的工作制度,明确信息系统、业务数据、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同时将信息共享的有效性纳入部门评估中,以制度建设来保障信息化建设。


加快标准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把标准化的理念、方法体现在信息化工作中,突出标准在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要对各业务数据进行梳理,构建业务数据模型,制定数据规范标准,建立数据管理流程;各业务部门资源平台接口要统一、标准要对接,创建“机关事务领导座舱”可视化平台,进一步提高机关事务数据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能力。


建立业务系统管理标准。积极建立统一的系统开发技术标准,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建立规范的日常运维标准,推进运维操作标准化、自动化,降低日常运维风险。


强化人力财力投入。以足够的配套资金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实施。首先要统筹做好预算,确保按时申请到信息化建设资金,履行好资金拨付、项目审批等程序;其次,借助政府购买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手段,开展社会化合作,探索建立一条符合市场化机制的合作道路。


夯实与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人才基础。加强信息化团队建设,培养自主信息化队伍力量,重点关注各业务部门系统的规划,强化业务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主导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在队伍中重点培养熟悉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型”人才和懂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型”人才。


细化相关政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已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从组织领导、系统建设、绩效评价等方面对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路径作出了明确规定。下一步要比对研究国家出台的信息化基础数据规范,抓紧研究制定适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政策文件,用于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