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关于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0-10-23 15:33 来源:黄岩区机关事务中心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以来,机关事务工作紧跟时代脉动,以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推进保障工作,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通过采取公平竞争方式,将部分服务项目实行社会化保障,丰富拓展了服务保障方式,有效提升了服务保障质量。但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循环渐进的动态过程,难以一步到位,因此全面有效地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成为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本文就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改革做一些思考和探讨,希望对往后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有所参考。

  一、发展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一)向社会购买部分服务是建设发展所需,必须紧贴形势主动作为

机关事务工作涉及面宽,向社会购买部分服务可有效解决“人少事多”问题。通过向社会购买优质服务,将部分服务保障活动的组织和经营分开,主要承担服务保障谋划者组织者管理者职能,将具体服务经营活动向社会购买服务,交给社会实施保障,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大包大揽格局。通过减压分流,确保机关人员集中精力专注事务管理和资源调配,提高工作质量。

机关事务工作讲求精细,向社会购买部分服务可有效解决“技术不精”问题。向社会购买对口专业的力量和技术实施保障,是实现服务保障专业化、高质量的迫切需要,是有效适应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设备快速更新的必然要求。
  机关事务工作崇尚节俭,向社会购买部分服务可有效解决“财力紧张”问题。向社会购买优质服务,通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大提高工作质效、压减编配人数,节省经费开支。   

  (二)向社会购买部分服务要优选合作对象,坚持全面考察择优录用
  外包项目把握一个“准”字。机关事务工作门类较多、特点各异,有的可面向社会公开,有的仅限内部知悉;有的直面干部职工,有的纯属内部事务;有的执行灵活宽泛,有的政治政策严格。应着眼各项工作特点,科学遴选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具体项目。我区行政大楼保安、保洁原由上海至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承包,但随着区文体中心建成和区政府广场地下停车场逐步建成投入使用,原有外包团队的承包范围和内容已无法满足当前服务保障需求。据统计,原外包团队仅是对行政大楼及机关食堂等进行服务保障,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文体中心、档案大楼和区政府广场地下停车场完工后,新增建筑面积7.8万余平方米,加上室外广场和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总面积将超过17万平方米,需要服务保障的面积和领域大幅增加。同时大量新增的空调、电气、消防设施等设备将投入使用,以及会务工作和绿化养护等工作的增加,急需专业团队进行操作。为此,我们对包括行政楼、文体中心、食堂、档案大楼、地下停车场等区域的保洁服务、秩序维护服务(包括巡逻、车辆管理等)、工程维修服务、会务服务、外墙清洗、垃圾清运、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服务项目,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面向全社会,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择优外包给对口企业。

  服务质量做到一个“优”字。向社会购买服务,坚持把优质服务质量作为重要考察内容。我们在对拟合作单位的考察上,主要做到“三看”:一看能力,包括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备件备品供给等;二看品质,在社会同类行业排名情况如何等;三看信誉,群众满意度评价如何,经营活动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如我们将机关食堂会议接待用餐部分外包给优秀餐饮团队,在去年台州地方特色菜肴机关食堂展示品尝活动中,该团队围绕“舌尖上的黄岩”主题推出17道黄岩特色菜品,荣获最佳组织奖、最佳特色点心奖、最佳特色菜肴奖三大荣誉。

  服务权责做到一个“清”字。向社会购买服务不是简单的向社会购买商品,而是按照市场原则完善与外包公司的契约关系、利益关系和合作关系,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合作机制,形成管理监督、市场服务等功能体系。我们在社会化服务保障项目的合同拟定上,不仅制定了公开招投标的具体评分细则,而且要求拟合作商对技术服务、保密要求、廉洁自律等作出书面承诺,做到权责明晰,增强项目合作的严肃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当前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后勤服务社会化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对服务单位的服务标准、评估措施、监管机制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的建构,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难以实现准确评估和有效监督,制约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提升服务品质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有冲突。外包模式存在着购买服务方与提供服务方的利益博弈。一方面,机关事务部门追求的是要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来提升服务品质;另一方面,提供服务单位追求的是如何合理降低服务成本乃至规避服务监管而获最大的经济效益。一旦存在制度缺陷或监管缺失,就会导致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服务保障的品质要求。

  (三)管理专业化水平与服务社会化程度不相适应。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后,机关事务部门主要承担管理职责。机关事务管理系统中从事管理岗位的干部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差,存在着人员与岗位不相称,外行管内行的现象,导致因管理跟不上而造成服务上不去。

  三、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着眼服务保障需求,明确目标任务和管理要求,细化项目内容、工作流程、标准要求、考评奖惩等,使服务单位或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任务清晰、标准明确、操作便捷、服务高效。如在空调、电梯、消防等项目的社会化服务保障细则上,明确安装服务、保修期内维修保养、保修期外备品备件保障、技术保障人员培训等具体合作细则,增强服务保障的操作性。

  (二)建立“常态化”考评机制。围绕职责履行、目标实现、运行机制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服务保障项目实施质效考评,鼓励、鞭策合作单位提高工作质量。有条件的可成立向社会购买服务监督委员会,作为合作监管机构;并成立项目考评小组,在合作单位自身“日检查”基础上,机关对口部门抓好周巡查、月考评,全面掌握各个项目、各个时段、各个岗位服务保障情况,并作为考评奖惩依据。可建立每月考评奖惩机制,采取群众测评、班组推荐、科室考评方式,对考评优秀的增发奖励工资,对不称职的停放奖励工资。

  (三)建立“多元化”共享机制。对服务保障可能用得上但平时不常用的社会优质资源,应着眼服务保障前瞻性要求,对社会对口的公司企业建立资源共建共享协作机制,确保遇有任务能够快捷共享共用。在重大活动车勤保障上,通过争取社会力量赞助支持、以租代购用车、集中使用政府各部门公务车辆等方式,集中社会优势力量搞保障;在会务保障上,通过与大型酒店建立共建关系,遇有重大任务临时调度服务员、会议保障设施等,高效共享社会服务资源;在其它设施设备保障上,按照“专业化”要求,平时与对口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确保遇有需求能够快速供得上、保障好。

  (四)建立“节约化”服务机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节约集约使用经费、资产和能源资源。树立节省节俭理念,从严控制设备设施的报废、物资器材的损耗、废旧物资的回收等,杜绝铺张浪费;车辆保险、设备采购、物资供应、工程建设等货比三家,择优压减开支;树立绿色保障理念,带头使用太阳能灯具、空气源热水器、新能源汽车等可再生能源,节省能源损耗。

  对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这个不可逆转的大潮,我们要敢于直面,勇于担当。认真学习和贯彻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各项政策要求,立足机关后勤实际,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增强机关后勤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创新机关后勤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机关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