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提高家长教养理念 促进家园共育发展
发布日期:2017-02-13 11:16 来源: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一、背景和意义:

(一)家园共育是幼儿发展需要

人类学家兰德曼说过:“生活很少以自然的安排为基础,而是在文化上被塑造成的形式和惯例为基础。我们已历史地获悉不存在自然的人,甚至最早期的人也生活在文化之中。” 也就是说,人不可能脱离他生长的社会群体而独立成长。家庭、幼儿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多次强调,家庭和幼儿园要携手合作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个“共”字,将家园两者作了同等地位的定位,没有主次之分,因此,幼儿园和家庭应积极配合,互动共育,形成合力,促使每个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家园共育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家庭作为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是幼儿园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一般来说,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他们乐于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教师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使幼儿园从家长那里获得多种支持,包括人力、物力的支持,从而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从教多年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每位家长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长对幼儿园来说是一笔难能可贵的教育财富。家长参与我们幼儿园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协作者与支持者,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更为平等更为广泛的教育互动,其次,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提高家长对幼教工作的认识与理解,还可以大大增进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孩子之间的情感,同时也能弥补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不足。

(三)家园共育能使教育目标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每天从家庭到幼儿园,又从幼儿园到家庭,这两个环境之间就自然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取决于这两个环境对幼儿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家长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环境与影响源。《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家园共育能密切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园共育可以有效促进亲子互动、为亲子间的相互了解提供新的途径。例如家长助教:通过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有机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同时,也使幼儿有机会了解父母的工作与“本领”,对父母产生敬佩、尊敬的情感,有利于促进亲子交往,密切亲子关系。同时,通过互动,家长可以从幼儿园获得科学育儿的专业知识,通过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提高与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涉及的概念、理论依据、遵循原则

(一)概念界定

1.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

2.家园合作: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理论依据

目前,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开发与利用各种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家长资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美国教育部早在1994 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目标》蓝皮书中就指出,到2000年美国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每一所学校与每一个家庭将要加强伙伴关系的建设,将增加父母对提高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及学术成长的参与和投入。”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也指出:“父母参与必不可少,而且有很多形式。父母在孩子的学习经历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家庭带给学校很多想法和技巧,或带来更重要的东西——父母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这些都有利于一种新的教学法的发展:这让教师能够把家庭的参与看成是一种内在的合作关系和不同智慧的融合,而不是一种威胁。”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家园共育活动则是幼儿园利用家长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遵循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在开展每一次家园活动前认真筛选,制定前期计划及活动方案,使每次家园活动有所创新。

2.双向互动原则:在开展每一次活动时,我们都会遵循家长的建议,及时肯定和鼓励家长的想法,如家长进课堂,家长讲座等,做到双向互动。

3.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和幼儿制定相应的亲子互动活动及亲子讲座等,使得家长幼儿都有所提升。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提高家长对幼教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变家长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使家园互动更有效。

2.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达成有效的家园合力,弥补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不足,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修正教育教学方法。

3.让家长获得更有效更全面的科学育儿知识经验,从而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性。

4.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园资源,拓展幼儿综合能力增进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孩子之间的情感,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

1.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带动家长的教育理念,如: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

2.开展各类促进家园共育,密切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亲子活动。

(三)研究对象

台州市机关中心幼儿园康平分园各班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创新新的合作形式,为实施方案的调整、修订提供依据;形成一个循环的体系,使课题研究不断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解决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吸纳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为方案实施及调整寻找理论依据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3.调查法:通过调查、测查了解家园原有情况和前后差异。

4.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收集子课题的经验论文及游戏活动方案设计,积累材料,总结和推广经验,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四、运用策略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园共同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这一目标,我们开展了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亲子活动、家长进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开展各类亲子活动

为了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我园经常开展主题性亲子活动,为家园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二)精彩的家长进课堂活动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我园开辟出一条家园合作的新路径——“家长进课堂”活动。各班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艺,在班级开展助教活动,即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又有效地促进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优化了各类有效资源,更好地发挥家园合作的作用。

(三)明确家委会工作制度

为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激发家长积极合作的态度,我园成立了园、班家委会,明确家委会职责,协助幼儿园或班级组织实施各种活动。幼儿园通过家委会及时、虚心听取家长对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四)家长会及专题讲座。

每学期每个年龄段都会开展不同的专题讲座及家长会,促进家长育儿理念的有效提升,为家园间携手共进,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五)家长开放日活动

为了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使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我园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园合作。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家园共育真正实现了三方互动,提高了家长的育儿理念。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幼儿园根据教育目标开展的一系列“家长进课堂”活动中,真正的实现了家园共育这一目标。这项活动从起初家长的应付了事到后来得到家长的热情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教师的倡导下,家长们不仅积极地参与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应邀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体验生活。在户外的亲子活动中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家长们还会抓住教育契机随时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探索奥秘,启发孩子尽量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孩子难以找出答案,家长则深入浅出地讲给孩子听,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家长进课堂”活动使孩子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也明显提高,若仅靠两位教师在园内的教学活动不可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家长参与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显示出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在开展了之前的成功助教经验后,我们班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环保教育,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等,都请了在特殊领域工作的家长来参与,真正实现了教师、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三方互动,形成家园共育的良性循环。

(二)家园共育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让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地开展下去,也让我们感受到家长认同、支持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对培养幼儿自主性的重要性。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家长已成了幼儿园亲密的合作伙伴,他们经常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的一些教育活动。这些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了在学习中与家长及其他幼儿的家庭一起活动的快乐,给家长与幼儿都创设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人格的发展,陶冶了幼儿的情操。由此可见,努力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长的主动配合,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合力。

(三)随着家园共育的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洗礼。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也接受了全方位的挑战和锻炼。老师们深深地感悟到,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懂得孩子,理解家长。

1.对孩子要懂得:赏识法则-----根雕原理、多元法则-----过河原理、全面法则----图钉原理、鼓励原则----蛙跳原理、体贴法则-----白开水原理、情感法则----钉孔原理、信任法则----罗森塔尔原理、行为法则----木碗原理、价值法则----苹果原理、整体法则----掰玉米原理。

2.对家长要理解:平时要多听听家长的想法,其实他们有时候说的很有道理;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意图,这样很多工作会轻松很多;有时间多和家长朋友们坐下来谈谈心,这样不管对工作还是生活会有更多的感悟;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和理解,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客观的考虑问题;不管遇到任何问题不要逃避,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同一目标去解决问题。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都不可比拟的。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P30P38)(P141P153)

2.薛凝贞.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N].广西日报,1997.1

3.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宁波科教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